[科普中国]-手骨

[科普中国]-手骨

手骨为人体部位名,现代解剖学认为手骨由腕骨、掌骨、指骨构成。了解手骨的构造,有利于对手诊的学习。

解读现代解剖学认为手骨由腕骨、掌骨、指骨构成。

腕骨由8块骨组成,排成近远两列,每列4块。这些小骨赋于腕以灵活性。腕骨呈现明显的后凸前凹。两列腕骨可相互滑动以增大桡腕关节或腕的活动,此外每一小骨与其邻近的小骨也可滑动。腕骨诸骨间借骨间韧带连结。近侧列自外向内的4块骨是:

手舟骨近侧与桡骨相关节的舟形骨,并且有一明显的结节;

月骨近侧与桡骨相关节的半月形骨,前面比后面宽;

三角骨近侧与桡尺远侧关节的关节盘相关节并呈三个角的锥形骨;

豌豆骨位于三角骨掌面呈豌豆形的小骨。远侧列自外向内的4块骨是:

大多角骨四边形的骨;

小多角骨楔形的骨;

头状骨具有圆形头的骨;

钩骨楔形且有一钩状突起即钩骨钩。

远侧列腕骨的近侧面与近侧列腕骨相关节,其远侧面与掌骨相关节。

指骨与腕骨间的手骨,称为掌骨,由5块掌骨构成。每块掌骨包括一体和两端。远侧端或掌骨头与近节指骨相关节,并且形成拳的指节;近侧端或掌骨底与腕骨相关节。第1掌骨(位于拇指)是最粗壮、最短的掌骨。第3掌骨因其底的外侧面有一茎突而区别于其他掌骨。

每指有3节指骨,而第1指(拇指)只有两节(但比其他指要粗壮)。

每节指骨分近侧的底、远侧的头,和位于底与头之间的体。近节指骨最大,中节指骨次之,远节指骨最小。每一指的终端变平且扩大,在其远端形成甲床。

手骨骨折掌骨骨折:整只手伸不直,红,很肿,疼痛难忍。 第二天有所缓和,但肿,无力。

指骨骨折:单个手指不能动,红,明显比其它手指粗一圈,刺痛 。 第二天稍稍缓和,红,粗,无力。腰部骨折要平搬平放,避免脊髓损伤。睡觉时要平卧硬板床,侧卧时腰椎不能伸屈或扭曲。一般无移位的骨折,主要就是卧床休息,以平卧硬板床为好。为减轻腰椎的疼痛和牵拉,可以在腰下放一薄垫,保持腰椎的生理弯曲度。

饮食以高钙和高蛋白饮食(如海产品、肉类、奶类、豆制品等等),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(如新鲜蔬菜和水果),另外就是防止便秘和褥疮(受压部位易发生),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(下肢要经常按摩)等。

中医应用明确手骨构成,手诊精准取穴(位)

手部病理反射区穴位、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、手部经络穴位、奇穴、新手针穴位绝大部分在骨侧,为了取穴推确,必须明确穴位的骨骼部位,了解手骨组成为手诊的基本技能。

从反射区体系看,手上反射区有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、胃、肠、胆、膀胱、垂体、肾上腺、甲状腺、甲状旁腺等。从全息医学体系看,第二掌骨侧的穴位有头、颈、上肢、心、肺、肝、胃、十二指肠、肾、腰、下腹、腿、足等。从经络体系看,手上的六条经络的太阴肺经管呼吸系统,阳明大肠经管消化系统,厥阴心包经管血液循环系统,少阳三焦经管能量和荷尔蒙的生化和传输以及新陈代谢,少阴心经管心脏的功能,太阳小肠经管泌尿生殖和消化系统。手部的三种体系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脏腑的功能和病变。

点压手部穴位、反射区反应点,能活跃头脑神经中枢、也能活跃五脏六腑,改善它们的功能,祛除病变,治疗疾病。手是人体神志和脏腑的代表。

治疗方法饮食疗法

方1 赤小豆适量煎服,加赤砂糖少许温服之,本方适用于活血化瘀期。

方2 猪骨头1000克,黄豆250克,加水小火烧烂,加盐姜调味分饮食之。

方3 猪脊骨一具,洗净,红枣120克,莲子90克,降香、生甘草各9克,加水小火烧烂,加姜盐调味分多次饮之。

方4 鲜湖蟹2只,取肉(带黄),待粳米粥熟时,入蟹肉,再加以适量生姜、醋和酱油服食,常服。

方5 乌雄鸡1只(约500克),去皮毛内脏,洗净,“三七”5克切片,纳入鸡肚中,加少量黄酒,隔水清炖,熟后用酱油蘸服,常服。

方6 生黄芪30~60克,浓煎取汁,加粳米100克,煮粥,早晚服食。

方7 当归20克,黄芪100克,嫩母鸡1只,加水同煮汤食用。

方8 紫丹参50克,洗净,加水煮,取汁,其汁与猪长骨1000克、黄豆250克同煮,待烂熟,加入少量桂皮、盐即成。

方9 生螃蟹500克,捣烂,热黄酒冲服250克,余渣敷患处,约半日“各各”有声即好。用于骨折接骨。

骨折后的禁忌食品(1)忌盲目补充钙质 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,有人以为骨折以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的愈合。但科学研究发现,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加速断骨的愈合,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,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,而同时伴有血磷降低。此是由于长期卧床,一方面抑制对钙的吸收利用,一方面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的结果。所以,对于骨折病人来说,身体中并不缺乏钙质,只要根据病情和按医生嘱咐,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,就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,加速断骨的愈合。尤其对于骨折后卧床期间的病人,盲目地补充钙质,并无裨益,还可能有害。

(2)忌多吃肉骨头 有些人认为,骨折后多吃肉骨头,可使骨折早期愈合。其实不然,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践证明,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,非但不能早期愈合,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间推迟。究其原因,是因为受损伤后骨的再生,主要是依靠骨膜、骨髓的作用,而骨膜、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,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,而肉骨头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钙。若骨折后大量摄入,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,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,所以,就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。但新鲜的肉骨头汤味道鲜美,有刺激食欲作用,少吃无妨。

(3)忌偏食 骨折病人,常伴有局部水肿、充血、出血、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,机体本身对这些有抵抗修复能力,而机体修复组织,长骨生肌,骨痂形成,化瘀消肿的原料就是靠各种营养素,由此可知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养。

(4)忌不消化之物 骨折病人因固定石膏或夹板而活动限制,加上伤处肿痛,精神忧虑,因此食欲往往不振,时有便秘。所以,食物既要营养丰富,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,忌食山芋、芋艿、糯米等易胀气或不消化食物,宜多吃水果、蔬菜。

(5)忌少喝水 卧床骨折病人,尤其是脊柱、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,行动十分不便,因此就尽量少喝水,以减少小便次数,如此虽小便次数减少,但更大的麻烦也产生了。如卧床病人活动少,肠蠕动减弱,再加上饮水减少,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结。长期卧床,小便潴留,也容易诱发尿路结石和泌尿系感染。所以,卧床骨折病人想喝水就喝,不必顾虑重重。

(6)忌过食白糖 大量摄取白糖后,将引起葡萄糖的急剧代谢,从而产生代谢的中间物质,如丙酮酸、乳酸等,使机体呈酸性中毒状态。这时,碱性的钙、镁、钠等离子,便会立即被调动参加中和作用,以防止血液出现酸性。如此钙的大量消耗,将不利于骨折病人的康复。同时,过多的白糖亦会使体内维生素B1的含量减少。

123

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:

杨明会 - 中医药专家,教授、主任医师,博士后导师、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、中医师承制研究生导师 -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医院

相关任务